行业新闻

二级分类:

景观园林绿化设计说明

       人们对空间环境的使用表现为两个心理与行为特征:私密性与领域性。无论何时何地,人都需要有一个能受到保护的空间。因此我们会看见,无论是在餐厅、酒吧、茶馆和图书馆等等地方,只要存在着与人共用一个大空间时,几乎所用的人都会先选择靠墙、靠窗或有隔断的地方,原因就在于人的心理上需要这样的安全感,需要被保护的空间氛围;而当空间过大时,我们就会有一种隐隐迷失的茫然。
 
       所以,现在的室内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穿插空间和母子空间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人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空间。只有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不同条件下的空间心理需要,才有可能创造出使人感觉适宜的室内环境。在环境、心理与行为的动态关系中,人类只有通过认知环境,才能从环境中获得指导行为的方法,而环境必须通过人的认知与感受,才能验证它存在的合理性。正如拉普卜特所说:如果环境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被看作是信息的编码过程,那么使用则可被看作是对其进行的解码。人在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众多,我们期待所做出的环境设计能被使用都“解码”。而“解码”的过程就是使用者心理活动过程。所以,在实际设计中就要首手于主要的心理活动,利用心理活动这一线索串起我们的设计。
 
       “引人注目”是人们心理活动现象之一。视觉具有先行性,由于人的视觉范围的特殊性,人们对环境的印象总是由一个个的小片断组成的,只有先确定流线才能决定每一个“流线片断”上的画面,由引人注目的画面组成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这时设计的目的就达到了。“触景生情”是人们审视环境时最常用的潜意识心理活动。中国的成语有许多都被现代商家用作广告语和宣传口号,譬如打着“宾至如归”旗号的餐厅、宾馆,宣传口号是“世外桃源”的居住小区等等,其目的就在于利用人们对环境的“触景生情”的心理,唤起人们“熟悉”的感觉。这其实就是在找一种认同感,而“认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熟悉感”。就如问幼儿看见红色的感觉时,孩童们不是说“苹果”就是“太阳”的道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