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卵石,让身心走上健康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岁之寿,归于脚上。西方人以跑步强身健体,东方人用慢行养精蓄锐,体现了对生命与健康的不同理解。在现代医学强化对人体感官系统干预前,中国人早已掌握了刺激穴位,疏通经络的方法,这不得不要向我们的祖先致敬。
鹅卵石,通常是开采黄砂的附产品,因为状似鹅卵而得名。鹅卵石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别墅、庭院建筑、铺设路面、公园假山、盆景填充材料、园林艺术和其它建筑。长走鹅卵石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鹅卵石既宏扬东方古老的文化,又体现西方古典、优雅,返朴归真的艺术风格。
天然鹅卵石,取自于河床,颜色主要有灰色、青色、暗红三大色系,需要经过清洗、筛选、分捡等工序。鹅卵石作为一种纯天然的石材,取自经历过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后由古老河床隆起产生的砂石山中,经历着山洪冲击、流水搬运过程中不断的挤压、摩擦。
山区的鹅卵石可能是历史上的洪水、泥石流造成的,但具体原因要看所处位置的地质构造、地理环境,也需要参考周围其他山的情况。至于不长树的山可能是土壤原因或周围树种与生物的联系所导致的。
鹅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岩石风化、崩塌阶段;第二阶段是岩石在河流中被河水搬运和磨圆阶段。大约在1亿年以前的中生代,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岩浆冒出地表,快速得到冷却的岩浆便形成花岗岩。
此后距今几千年前,由于岩浆入侵引起花岗石错动挤压,从而产生了大量体积较小的石块。那些在水边的石块,经过长时期水的缓慢冲刷和自身的相互滚动,最终形成今天的鹅卵石。
国内主要的雨花石产地位于南京,江苏一带,长江中下游地区资源较为丰富,多表现为沉积状。此外其余地区卵石资源也较为丰富,北方包括山东、辽宁等,南方包括贵州、重庆、广西等地,卵石资源都各具特点,且种类丰富。
贵州、广西的卵石资源由于历史原因,故而资源保留较为完善,种类也较为丰富。西南地区的大型卵石较多,这类卵石体积大,形状奇,尤其适合用作地标性建筑的风水石或文化石。
据美联社报道,由鹅卵石铺成的小径更有利于你的健康并能降低你的血压。研究人员看到中国人在传统的石子路上来来回回地锻炼和行走后,对鹅卵石的健康作用进行了调查研究。
美国俄勒冈研究所一项研究成果显示,60岁以上的人每天在圆滑的鹅卵石小径上行走半个小时,连续行走4个月后,他们的高血压会显著降低,而且他们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也都有明显提高。
领导了这一研究的约翰-费舍尔说:“我们发现,在我们访问的几个城市里人们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行动,有的人站在上面,有时他们在上面跳舞,甚至还有人在鹅卵石铺的路面上进行举重锻炼。我们想,如果我们能够进行科学研究的话,我们就能够发现他们这样做是否真的有益健康。”
研究结果让费舍尔和他的同事感到惊讶,他们原先估计会看到在鹅卵石路上锻炼会对健康有一些很一般的改善,可是在为期16周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志愿者的血压也下降了。
位于波特兰的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首席高血压研究专家大卫-埃利森博士说:“研究结果非常令人振奋,如果他们在鹅卵石路面上锻炼两年减掉10磅肉的话,我一点也不惊讶。赶紧去锻炼吧,真的会发生戏剧性的效果。”
百人模拟实验受益研究人员还进行了模拟实验,他们在一块特别设计的6英尺长、1.5英尺宽的垫子上安上模拟的圆形鹅卵石,一些接受测试的志愿人员赤脚在上面来回走,另一些人穿着袜子。他们与另一个不在垫子上行走的可控小组进行对比,这个可控小组的志愿人员每天仅仅走一小时,每周三次。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老人社会》杂志上。
费舍尔表示,几乎所有108名志愿者都表示,锻炼之后他们感觉更好,但一半人,也就是那些在鹅卵石上散步的人在平衡能力、身体的灵活性以及血压方面有了明显改善。
费舍尔指出,鹅卵石在中国很常见,按中国的传统医学理论,高低不平的石头表面可以刺激脚底的穴位。这一理论与针灸有些类似,也就是说,身体的许多部分虽然有些距离很近,有些距离很远,但它们通过穴位连在一起,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就可以提高身体和精神健康。
虽然中国人在鹅卵石上行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但在此之前,对这种健身方法的研究还是空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神经生理学家法伊·霍拉克表示,这次研究为下列观点提供了证据:保持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可以推迟或预防人体老化。
他说:“这种健身法具有提高身体平衡的效果,对此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有大量证据显示,不管你是谁,如果你敢于挑战,你的平衡能力就会提高。”
霍拉克解释说,人体保持平衡依赖两种复杂的方法,一个是在内耳的前庭系统,一个是联系皮肤与骨肉的体觉系统。一般情况下,人体70%的平衡控制依靠体觉系统,30%依靠前庭系统。可是,当路面不平或不稳定时,身体变成依靠前庭系统,这时,人体大约70%的平衡控制依靠前庭系统。
霍拉克说:“这种健身法对老年人非常有益,因为我们随着年龄的增大,前庭系统的感受器会损失,但经常在不平坦或不稳定的路面行走,你实际上是在主动使用前庭系统,它的功能可能因此得到改善。
赤足在鹅卵石路面上踩踏,可以刺激足底穴位,疏通足底血脉经络,锻炼足底肌肉,增强下肢的稳定性。不过,由于踩踏“健康路”对足底是一种较强的刺激,一般只适合短时间练习。
踩踏鹅卵石路面,应穿软底鞋或赤足,因为厚而硬的鞋会阻隔鹅卵石对足底的按摩作用。练习时可做小步的轮换踩踏,感觉鹅卵石对足底的挤压感。
学会多用足趾抓持路面,避免足底负重过于集中到足跟和前脚掌。由于长期穿鞋,人类足趾尤其是外侧足趾负重和抓持功能处于半退化状态,通过这个练习,可以锻炼足底肌肉,增强足的负重稳定性。
练习过程中应感到足底舒适,有按摩的感觉。如果痛感明显,应该穿软底鞋练习,或者减少练习时间。如果鹅卵石过于稀疏不平,不但对足底的按摩效果差,而且容易使练习者受伤。路面以密且细小的鹅卵石为佳,密实的鹅卵石路面可使足底负重均匀,减少足底疼痛。
四类人不宜走“健康路”:1、帕金森病、小脑平衡功能受损以及脊髓型颈椎病等患者,由于控制不了脚步,绝对不能进行这样的锻炼。2.较严重的髋关节、膝关节病患者,由于关节欠灵活,不平的路面会增加关节的负荷,加重关节的病损。3.长期卧床或因肢体受伤而长时间固定的人,由于下肢肌力欠缺,刚开始练习行走就进行这种锻炼,有可能带来危险。4.因神经系统疾患导致下肢肌肉无力者,也不应进行这种锻炼。